井用潜水泵下井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
1、在下井前应该对井用潜水泵进行一系列的检查。应有能吊起3米以上高度的、能承受机组全部重量的起重设备,及三脚架、卡板、扳手、螺丝刀、克丝钳、500V兆欧表、绝缘橡胶自粘带等安装设备。检查电机的安装尺寸与水泵的安装尺寸是否符合,电机功率是否合适。检查电源的电压、频率,是否与电机铭牌相符,所用的控制柜参数是否与电机匹配。
2、检查动力电缆有无破损,其规格选择是否合理,并将电缆侵入水中6小时,用500V绝缘电阻表测其对地绝缘电阻应不低于500兆欧,单指接头部位对水的绝缘电阻。引出电缆与动力电缆的对接,剥去电缆的外层护套及主绝缘层,露出铜线35-40mm,将靠近线芯部分的橡胶修成锥形,把线芯上的氧化层打磨干净,并用酒精(Z好用盐酸)擦净线芯及待包扎的绝缘层、护套层并使其自然干燥。
3、准备好500W电烙铁、松香、焊锡、lmm裸铜线及绝缘带。用裸铜线均匀扎紧电缆线芯,用电烙铁加热、渗锡,要求渗透、渗匀。用锉刀修理平整焊接部分,不允许有毛刺和尖梭,并再次用酒精擦干净待包扎部分,晾干。
4、先用自粘性丁基胶带半迭包三层,并逐步向线芯的外部延伸。包扎时必须把胶带拉伸200%,外层再用聚粘带半迭包三层,也逐步往外延伸,保证包扎部分不短于200mm。三芯电缆接头时应将三个接头位置依次错开一定距离,防止短路。
井用潜水泵出现故障的原因分析
1、虽出水但出水量很少:遇到这种情况应首先测量井的水位,如果井水位下降过多,说明井的涌水量小于泵的设计出水量。作为临时措施,可关小泵出口截门,长远措施,则应换一个流量较小的泵。如果井水位没有明显下降,则可能是过流部分被泥沙、杂物等堵塞,或者叶轮与导流壳直接接触已被磨损.这时,则应提上水泵,清理污物,或更换叶轮。
2、起动困难或无法起动:常发生在新泵试车或长期停用初次启用时。如果合上电闸,保险丝立即熔断,或电动机不转只有嗡嗡声,或转数不够,均属起动故障。这时应首先检查电动机接线是否妥当,测量电压看是否过低。如属接线有误,应更正接线错误;如果电压低,那就要进一步检查是属于电源电压低,或导线线号小,变压器容量不够,变压器离开机组太远等等,逐一检查,并采取相应措施,予以解决。
3、虽转动但不出水:如果井泵起动达正常转数后,1、2分钟仍不出水,或正常运行中出水突然中断,应立即停车再进行检查,以免干摩擦烧坏橡胶轴承及叶轮,引起振动甚至产生断轴事故。检查时,首先应测量井水位,看是否因井水位下降过多,使泵的进口露出水面,或吸入空气。这时应关小水泵出口截门,减小出水量。如果这种情况多次、反复出现,就应换一个流量较小的泵。
其次,考虑水泵的过流部分,如滤水管、叶轮、导流壳是否被杂物堵塞。此外机械本身的故障,如叶轮磨损过度泵轴折断,输水管断裂、脱扣等均能造成井泵不出水,这时,就需要把泵提出井外,逐一检查。
4、工作过程中动力机出现过载:叶轮与导流壳发生摩擦,应停机调整好间隙。电动机滚珠轴承损坏,应停机更换轴承。因洗井不,水泵被泥沙淤塞,或被杂物卡住。这时,应提起水泵,清理泥沙或杂物,必要时重新洗井。
大流量潜水泵的性能优势
1、采用大流道抗堵塞水力部件设计,大大提高污物通过能力,能有效地通过泵口径的5倍纤维物质和直径为泵口径约50%的固体颗粒;大流量潜水泵机械密封采用双端面串联密封,材质为硬质耐腐碳化钨,具有耐用、耐磨等特点,可以使泵安全连续运行8000小时以上。
2、设计合理,配套电机合理,效率很高,节能效果明显;结构紧凑,体积小,移动方便,安装简便,无需建泵房,潜入水中即可工作,大大减少工程造价;泵油室内设有油水探头,当水泵侧机械密封损坏后,水进入油室,探头发生信号,对泵实施保护;在使用扬程范围内保证电机运行不过载。
3、双导轨自动耦合安装系统,给泵的安装、维修带来了极大的方便,人可不必为此而进出污水坑;可根据用户需要配备全自动安全保护控制柜,对泵的漏水、漏电、过载及超温等进行监控,保证泵运行可靠安全;浮球开关可根据所需的水位变化,自动控制泵的停启,无需专人看管。